2.月初煤管票相对充足,但临近年底,少数煤矿接近完成全年生产任务而面临停、减产。
近期各省份多个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,基建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,将拉动钢铁、建材等主要耗煤产品需求。煤炭机械属于典型的传统中游制造环节,既直接与下游煤炭企业的设备采购意愿相关,同时也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。
12月27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,随着采暖季到来,动力煤需求增加、价格上涨,带动煤炭行业利润加速修复。数据来源:郑煤机,国金证券等煤炭行业具有资源分布不均、行业市场空间大、产业供应链条长、产品非标化等特点。从煤炭需求来看,我国的煤炭消费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,特别是环渤海经济圈、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。经处理后,合格煤炭被外运至其他消费地。山东、山西完成大型集团整合后,在亿吨级煤炭生产大省中,河南、安徽省内整合的可能性和迫切性较大,上述两省与山东面临的格局类似:资源开发达到上限、民营企业基本退出,仅存3-4家大型国有集团,后续整合存量、提升效率成为必由之路。
细分煤炭品种种类更多,具体包括喷吹煤、炼焦煤和配焦煤(贫瘦煤、瘦煤、肥煤、1/3焦煤等)、动力煤(粘煤、不粘煤、长焰煤等)、褐煤。我国煤炭行业产销错配较为严重,为煤炭运输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形成了西煤东运、北煤南运的运输格局。入冬以来,特别是进入12月份,煤炭需求增加,电煤供应保障有没有问题?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主要负责人介绍,供暖季以来,电煤需求有所增加,但供应总体稳定,可以满足生产生活等用煤需要。
目前两省重点电厂存煤可用天数均在18天的合理水平。对电煤供应相对偏紧的湖南、江西,协调煤炭主产区和煤炭企业对存煤水平较低的电厂给予资源保障,协调铁路企业优化运输结构,最大程度给予支持。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天气,相关部门已提前做好准备,制定了周密的煤炭保供应急预案,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。他披露,根据铁路部门数据,全国铁路煤炭日装车已经突破8万车,大秦铁路日发运140列以上,均为历史最高水平。
记者获悉,相关部门已经全力组织增产增供,指导山西、陕西、内蒙等煤炭主产区和重点煤炭企业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加快产能释放,千方百计满足用煤需求对电煤供应相对偏紧的湖南、江西,协调煤炭主产区和煤炭企业对存煤水平较低的电厂给予资源保障,协调铁路企业优化运输结构,最大程度给予支持。
对即将到来的寒冷天气,相关部门已提前做好准备,制定了周密的煤炭保供应急预案,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。近期,全国用煤需求快速上涨,这对铁路运输也是一次考验。此外,加强重点地区用煤保障。根据供需形势适当增加煤炭进口,优先用于发电供暖用煤需要,充分发挥好进口煤补充调节作用。
目前两省重点电厂存煤可用天数均在18天的合理水平。在组织应急保供资源方面,已经组织煤炭主产区和煤炭企业在产地、铁路沿线和北方主要港口,准备了一批应急保供煤炭资源,长则34天,短则12天就能供应东南沿海和两湖一江等重点地区。针对少数电厂存煤偏低的情况,立即协调落实煤源和运力,目前电厂存煤稳步提升,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18天以上的合理水平。入冬以来,特别是进入12月份,煤炭需求增加,电煤供应保障有没有问题?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主要负责人介绍,供暖季以来,电煤需求有所增加,但供应总体稳定,可以满足生产生活等用煤需要。
下一步,我们将和国家铁路集团一道,共同做好煤炭运输保障工作,以发电供热用煤为重点,统筹运力资源,优化运输组织,全力保障生产生活用煤需求,确保人民群众温暖过冬。他披露,根据铁路部门数据,全国铁路煤炭日装车已经突破8万车,大秦铁路日发运140列以上,均为历史最高水平。
记者获悉,相关部门已经全力组织增产增供,指导山西、陕西、内蒙等煤炭主产区和重点煤炭企业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加快产能释放,千方百计满足用煤需求。同时加快提升电厂存煤水平。
每天监测全国重点电厂的存煤水平,及时跟踪掌握电煤供应情况,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供应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分析,从11月开始进入传统煤炭消费高峰期,取暖用煤需求明显增加,随着气温不断下降,预计煤炭需求将继续攀升,受冬季天气特征影响,可再生能源出力将有所减弱。综合判断,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预计2020年全年煤炭消费需求同比将小幅增长,煤炭供应总体稳定充足,全国煤炭市场供需将维持相对平衡局面。近年来国家积极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淘汰落后产能,将优质资产集中于高效经营的企业。11月份当月利润同比增长9.1%,增速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;111月份,煤炭行业利润同比下降24.5%,降幅较110月份收窄3.2个百分点。2019年全年,我国山西地区实现原煤产量8.27亿吨,同比增长10.16%;陕西地区实现原煤产量5.62亿吨,同比增长5.02%;内蒙古地区实现原煤产量8.73亿吨,同比增长9.78%。
煤炭是植物遗体在覆盖地层下压实、转化而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,煤炭生产企业先对各种煤炭进行开采、洗选和分级。动力煤主要对应下游为火力发电,为最主要需求领域。
其行业供需格局、价格、盈利的变化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。华泰证券认为,同时由于制造业订单向好,可能缩短春节休假,工业用电也将强势,预计动力煤价格强势有望维持到2021年4月。
而盘江煤电集团成为贵州省唯一省属国有煤炭平台,有望进一步整合省内资源。煤炭产业链主要由煤炭开采、煤炭运输和煤炭消费三个环节组成。
近期各省份多个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,基建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,将拉动钢铁、建材等主要耗煤产品需求。煤炭机械属于典型的传统中游制造环节,既直接与下游煤炭企业的设备采购意愿相关,同时也受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。12月27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,随着采暖季到来,动力煤需求增加、价格上涨,带动煤炭行业利润加速修复。数据来源:郑煤机,国金证券等煤炭行业具有资源分布不均、行业市场空间大、产业供应链条长、产品非标化等特点。
从煤炭需求来看,我国的煤炭消费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,特别是环渤海经济圈、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。经处理后,合格煤炭被外运至其他消费地。
山东、山西完成大型集团整合后,在亿吨级煤炭生产大省中,河南、安徽省内整合的可能性和迫切性较大,上述两省与山东面临的格局类似:资源开发达到上限、民营企业基本退出,仅存3-4家大型国有集团,后续整合存量、提升效率成为必由之路。细分煤炭品种种类更多,具体包括喷吹煤、炼焦煤和配焦煤(贫瘦煤、瘦煤、肥煤、1/3焦煤等)、动力煤(粘煤、不粘煤、长焰煤等)、褐煤。
我国煤炭行业产销错配较为严重,为煤炭运输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形成了西煤东运、北煤南运的运输格局。同时,三省的合计煤产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70.91%,占比较上年提高了2.32%。
中国的能源资源整体呈现缺油少气多煤的状况,煤炭资源较为丰富,但地域分布特征明显。产业链下游包括电力、冶金、化工、建材等四大行业,这四大行业对煤炭的消耗量约占国内煤炭总消耗量的88.7%。我国的煤炭运输方式以铁路运输(铁路直达、铁水联运)为主、公路运输为辅。从煤炭供给来看,当前我国煤炭产能大多集中在三西地区,即山西、陕西和内蒙古西部。
陕西煤炭生产呈现三足鼎立格局,陕煤集团、神华集团分别占省内煤炭产量的24%和20%,地方企业占比为56%,地方企业占比相对较高;蒙华铁路通车后,陕煤集团作为地方国企更容易获得运力配置,有利于降低成本、扩大销售,进一步扩大与地方煤矿的竞争差距,整合条件进一步优化。亿吨级煤炭省份省内竞争格局: 图表来源:煤炭市场网,华金证券作为一级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,中国对煤炭的需求长期存在。
明年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将带动煤炭需求进一步增长,煤炭供需可能出现紧平衡状态。煤炭按照挥发分比例可以分为褐煤、烟煤、无烟煤,煤化程度依次提高
产业链下游包括电力、冶金、化工、建材等四大行业,这四大行业对煤炭的消耗量约占国内煤炭总消耗量的88.7%。动力煤主要对应下游为火力发电,为最主要需求领域。